前些年,“1梯1户”的房子打着“高端私密”的旗号,被不少人奉为品质生活的象征,售楼小姐说起\"1梯1户\"凯狮优配,眼睛都能放出光来!
“尊贵私密”、“身份象征”、“有钱人标配”...多有排面!
可现实真有这么美好吗?
最近身边好几个住“1梯1户”的朋友,肠子都快悔青了。
表面上享受着专属电梯的优越感,背地里却被各种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。
有人抱怨电梯三天两头故障,还有人吐槽公摊面积大得离谱……原本以为捡了大便宜,结果掉进了“伪豪宅”的坑。
今天就来聊聊,“1梯1户”那些被售楼部藏起来的致命缺点,看完你就知道为啥这房子越来越不香了!
过去,“1梯1户”凭借“私密”“尊贵”的标签,让无数人憧憬不已。
光是想想电梯门一开便直通自家,不用和邻居挤电梯,独门独户的感觉,仿佛瞬间就有了高端生活的仪式感。
可华丽表象之下,实则暗藏玄机。
住宅楼里看似专属的电梯,实则危机四伏。有数据显示,在一些主打“1梯1户”的豪宅小区凯狮优配,电梯故障率比普通小区高出不少。
就像上海一位业主,入住后光是电梯大修就经历了好几次,刚修好没几天又故障频发。
楼层越高,被困在电梯里或是等待维修的煎熬就越漫长。而且,因为电梯使用频次低,一旦出现故障,维修人员响应速度也比普通小区慢得多。
有人误以为一梯一户的房子,只需服务自家,使用和维护成本会更低。
可并不是这样,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了,普通住宅的电梯维保、清洁等都是分摊的,但\"1梯1户\"呢?全特么你一个人扛!
武汉王先生说,他购置的240㎡一梯一户住宅,每月物业费高达3000元。
这还没完,电梯年检、设备维修升级,保养,以及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...随便一个名目就能让你钱包大出血!
要是哪天电梯需要大修,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费用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。
住在这样的“高端”小区,看似光鲜,背后却是持续不断的高额支出。时间一长,高昂的维护成本就像个无底洞,不断侵蚀生活质量,让人真切体会到,买得起,却不一定“养”得起。
其实,大家不仅希望房子住着舒适,还盼望着能拥有温馨和睦的邻里氛围,偶尔串串门、唠唠嗑,有困难时彼此搭把手。
可高端大气的一梯一户住宅凯狮优配,却是名副其实的\"与世隔绝\"!
在成都定居四年的吴阿姨说:在这儿住了这么久,和邻居碰面的次数屈指可数,有时候好几个月都见不上一面。不像以前住老小区,楼道里经常聚着聊天的街坊,大家相互照应,热闹得很。
现在住在一梯一户的房子里,邻里之间几乎零互动,除了特别熟悉的几户,其他人连名字都叫不上,更别说请邻居帮忙了。
这种“孤岛式”的居住体验,带来的无力感难以言说。
有次她突发心脏病,却无法求助邻居帮忙,还好儿子远程叫了救护车。
她说,缺失的邻里温情成了生活里难以释怀的遗憾,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内心很孤独。
据调查,一梯一户的住户中,绝大多数人都坦言邻里关系十分冷淡,甚至对同楼邻居一无所知,社区归属感更是近乎消失,让人不禁感慨,这房子住得实在有些“冰冷”。
这么贵的房价,当然盼着每一寸空间都能物尽其用,可不少打着高端旗号的一梯一户豪宅,却在空间设计上让人直呼“看不懂”。
李姐满心欢喜入手的220㎡平层,本以为能尽情享受宽敞生活,结果实际可用面积却只有140㎡。大片的走廊、空旷的门厅,看着气派,实则中看不中用。
放家具吧,怎么摆都别扭;空着吧,又白白浪费空间。
深圳一位从业多年的设计师就曾吐槽,这类房子设计得过于浮夸,想正常布置沙发、书桌,都得绞尽脑汁,甚至要像“打补丁”一样,重新规划、改造空间,才能勉强让布局合理起来。
奢华的玄关、狭长的走廊,平日里除了落灰,基本派不上用场,空间利用率低得离谱,简直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个“面子工程”。
在二手房交易市场,这类房子的处境堪称尴尬。
南京资深房产经纪刘先生无奈地说:“以前大家还觉得一梯一户稀缺保值,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这类房子平均成交周期比普通住宅长出近50%,房主为了尽快脱手,不得不一降再降,降价幅度远超预期。”
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现状,2024年上半年,一梯一户房源的实际成交价,比挂牌价普遍低了20%以上。
一网友深有感触说:家里有套一梯一户,880万买的,挂了两年,最后680万忍痛出手,算上利息血亏300万!
还有中介悄悄透露:有钱人不会买,普通人买不起,中产觉得不划算。现在买家都精明得很,一梯一户除非价格低到离谱,否则很难打动他们。
曾经被视作身份象征的一梯一户住宅,如今在二手市场光环不再,“贬值快、转手难”的难题,让不少房主头疼不已。
看完这些,你还觉得\"1梯1户\"香吗?
你们身边有买\"1梯1户\"的朋友吗?现在过得怎么样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让大家一起避雷!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